搜索

张学阶:蜀道二题

张学阶,笔名马沙,大学毕业供职于达州日报社做记者、编辑直至退休。在职曾任主任编辑、连续三年获四川新闻奖一等奖,获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发布日期:2024-04-08 11:30:46 2251

     蜀道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蜀道,是指与四川毗邻的各省通往四川的主要道路,包括经水路走长江三峽的水运路线,以及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

    狭义的蜀道,是指古蜀道,就是秦汉至明清时期连接关中至成都平原,穿越秦岭与大巴山的一系列川陕道路。

——题记

 @“秦川锁钥”嬗变

莽莽苍苍大巴山,

“秦川锁钥”抢人眼,

群岩抱团路阻断,

祖辈心碎泪洗面。

 

川陕险途一屏障,

万仞绝壁分秦川,

隔绝关中与巴蜀,

一把门闩牢牢闩。

 

非凡智慧巨锁开,

汉渝公路穿陡岩,

达陕高速穿秦巴,

不尽车流滚滚来。

 

“秦川锁钥”看嬗变,

东西南北路相衔,

四通八达五州连,

汽笛声声响云天。

 

举世惊奇神脉通,

高速高铁都市牵,

城乡互融描绘就,

“诗和远方”新画卷。

 

商贾云集聚笑谈,

嘻嘻哈哈研赚钱,

四海品茗富硒茶,

珍馐美馔在万源。

 

秦川特产销海外,

都市商品进川陕,

人流物流信息涌,

巨锁开启致荣繁。

 

昔日天堑面貌变,

“秦川锁钥”成景观,

墨染流年相思念,

岁月如烟袅绕旋。

 

车行秦川似飞天,

“秦川锁钥”墨迹观,

游人佇足胜景览,

望墨追思怀先贤。

 

【注】“秦川锁钥”:秦巴山区腹心地带镶嵌着一颗璀璨的名珠——四川省万源市,地处川陕渝三省(市)相邻三县(分别是紫阳县、万源市、城囗县)结合部,三处以秦岭为界,其中万源是进出的重要通道和重要门户,素有“秦川锁钥”之称,“万宝之源”的美誉。

“秦川锁钥”四个一尺见方的宋体大字,凿刻于石壁之上,系三十年代末期修筑汉渝公路的筑路总工程师赵祖康先生所书。1965年拓宽公路被毁,时隔十七年后,1982年12月,万源县委函请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赵祖康重新题书,并拨专款镌刻于原址附近的陡峭石壁。

 

@讴歌新蜀道

古人哀叹蜀道难,

诗仙李白写名篇,

蜀道难于上青天,

猿猱欲度愁攀援。

 

群峰山峦住人家,

出门攀岩走悬崖,

心惊肉跳手抓爬,

祈盼坦途泪花花。

 

国家西部大开发,

掘通蜀道通天涯,

神工鬼斧大国匠,

雄险砍削劈奇葩。

 

秦巴儿女气如虹,

悬崖峭壁任剪裁,

交通建设称奇雄,

高速高铁入碧空。

 

神州巨变看蜀道,

四通八达天下连,

万象更新展新容,

华夏伟业世惊瞻。

 

今朝蜀道春光灿,

车行千里一溜烟,

风光无限频入眼,

万物撩眼竞美颜。

 

欲穷美景蜀道观,

“四支利箭”秦巴穿,

汽车鸣笛蜀岭翻,

高铁昂首钻秦山。

 

“三条高速”蓝天挂,

紫气凝烟雾若纱,

汽车火车云中跑,

相互致意鸣喇叭。

 

“西成高铁”蜀道跨,

列车飞奔赛神马,

旅游川陕一日还,

早出晚归非神话。

 

蜀道山乡四好路,

绕山盘旋通农家,

民心工程暖民心,

喜悦笑脸漾秦巴。

 

荔枝古道山乡变,

思亲念友路捷便,

何惧路程千里远,

亲朋相逢弹指间。

 

车行蜀道一路歌,

干岩万壑通途过,

风驰电掣追日月,

挟风追雨激情越。

 

望尘追迹似箭飞,

蜀道变迁显雄威,

科技强国振华夏,

中华文化犹英发。

 

秦岭巴山电波舞,

神奇网络连万家,

智转数改掀巨变,

推新社会信息化。

 

信息人才汇山村,

赋能产业描新景,

智慧农业金翅插,

情系山乡化彩霞。

 

秦巴百花竞芬芳,

苍山叠翠秀秦巴,

蜀道熙攘闹声喧,

乡村振兴催车马。

 

春染山川无穷画,

锦绣蜀道景更佳,

放歌咏唱新蜀道,

扬我国威大中华。

—————

【注】“四支利箭”:比喻广陕、达陕、巴陕三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和西成高铁通车,被新闻媒体称为“四支利箭射出”,穿过崇山峻岭,建成大通道,由此“蜀道难”被“蜀道通”取代,进出川陕无阻碍。


图片1.png

张学阶,笔名马沙,大学毕业供职于达州日报社做记者、编辑直至退休。在职曾任主任编辑、连续三年获四川新闻奖一等奖,获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曾任达州市政协一届、二届常委,学习文史委副主任(兼)。爱好诗歌写作,偶有诗作见诸于报刊,如平昌报、成都日报、四川日报、四川文艺、花溪杂志(贵阳)、达州日报、达州晚报、大巴山诗刊等。晚年病中以读诗写诗为乐。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