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小林:怒放的生命

驾车去中华山,向往春天便是唯一的理由,车窗外除了花的世界还有春耕的农事。一路行程,满目是春。庄稼汉顶着春阳,在地里播下生活的盼头,蜿蜒的村道一直通向大山深处,让人越看越遥远。

发布日期:2024-03-29 15:57:34 1768
怒放的生命

作者:蒋小林


                                                  图片




图片

驾车去中华山,向往春天便是唯一的理由,车窗外除了花的世界还有春耕的农事。一路行程,满目是春。庄稼汉顶着春阳,在地里播下生活的盼头,蜿蜒的村道一直通向大山深处,让人越看越遥远。春走进了大山深处,四处万紫千红的色彩染满了山岗,养眼的绿让人也变得精神起来,感觉浑身神清气爽。从山脚到山顶,绿意通天,花香四溢。春在这里有着强大的气场,有气势、有气派、有风骨。

车停在了一院落旁,下车四处遥望,群山绵绵,层层叠叠的山峰静谧、寂然、古老。脚下的藤蔓重叠缠绕,缠在树上,借着树的高度在春天露脸;那些没有缠上树枝的藤蔓在地下也精神十足,把绿的生命张扬在阳光下。

    春天的中华山是草木的天堂,无论是陡峭的山梁、悬崖、沟壑,全是树木、花草、藤蔓,羞涩的、热烈的、陌生的、原始的,都拼着劲,大张旗鼓地长着、开着、艳着、绿着,仿若整个中华山,就是一幅百花报春的山河图。一树树桃花开得柔肠百结,一朵朵粲粲欲燃,紫荆花满树绽开,紫气东来。李花白如雪俏争春,铺在山岗上,风吹来,花香起伏,春风吹来百花香,自然也吹开好心情。就连路边的苔藓,也不负韶华绿油油地露着青色的肌肤。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草,是春天赋予了它们的勇气,开启了它们的生命之门,让它们野里野气开在山川大地,争先恐后与春相拥,在大山深处演绎着大地之春。只要有一捧泥土,它们就要把根深扎下去,让根在泥土里有延展。

   一株李树,长在悬壁的石缝里,根须裸露,身旁没有一寸泥土,但它绝处逢生地活了下来,虬髯的树根四处横纵,在石缝中一寸一寸向四处伸延,不知历经了多少磨难,它终于找到几米开外的泥土,扎下根来,在悬崖上长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景。看着它满树芬芳的花,这怒放的生命让我的眼睛亮了起来,看着它在这逆境之中傲骨苍穹,让人感叹生命坚韧的强大力量。没有人的深山草木会失去制约,春天更是朝气活跃,各自为营,不问出处,不问西东,只要有空气和阳光,就要花枝招展新枝蕤发,簇簇团团全是春的喜气。

阳光艳丽,照着大地一遍繁华。坡梁上,一股股野藠头的清香随风飘来,那种香,让人心慌慌的,忍不住一探究竟。人未到,香气便窜进了鼻孔,闻着这气味便想起了寻常人家的生活,它们一丛一丛长在坡梁上的草丛里,相互映衬而存在,知足地生存与繁衍。我爬上土坎,香气更加浓郁,它们一丛丛躲在青翠的草丛里,只有闻着香气,才知道是家族式地长着。

春天里,大地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秩序,表面上看上去杂乱无章,它们却有着自己的生长规律。有的在乱中取胜,有的在险中求生,在自己的生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遗传基因,就连不起眼的野藠头也有着不同寻常的生存磨难。我身旁有一丛野藠头,在一堆乱石中绿油油地冒出头来,谁都不清楚它们拱出乱石堆经历了怎样的艰辛,但它最后以柔弱战胜了强大,从乱石中挤出了自己的身躯。看着它们长得无限生机的样子我兴奋不已,那诱人的清香让我忍不住扒开一堆乱石,举着小锄就要挖下去。可见它们长在石缝中的样子,手中的锄头举得高高,始终也没有落下去。它们拱出乱石堆的样子让我自愧不如,小生命也潜藏着不可小视的力量。

一阵风吹了过来,四处的阳光更加灿烂,半山腰上,一栋沧桑的木板房沉寂在时光中,木房里简淡、整洁。一老妇人十分热情,招呼着我们,用陌生的目光看着我们。看见她的样子,想起了自己的爹娘。大山深处的一方净土,让老两口在这里相伴共生。我问她赶场有多远?她老头接过话题,赶镇上五六里、赶县城十二三里,沒有班车,赶镇上全是租摩托,一趟10块。他们每月只赶一回场,购齐一月的生活所需,这便是山里人的日常。住在这半山腰,守着自己的土地,守着自己的根。古稀的老头扛着锄头,走向阳光中,耕耘着朝夕相伴的土地,春天播种希望,秋天收获成熟。门口那条小路,被他踩了几十年,土地在他手里,任他揉搓摆弄,揉搓出了房前屋后满地的庄稼。年龄虽老,但如春花一样,生命灿烂。日复一日地守在山里,看着这山里的世界,一看就是一辈子,除了习以为常的大山,他们还看到了什么?那屋檐下一箱箱蜜蜂,那屋里古朴的家什,那眼石灶、石水缸、那院坝里堆放有序的木柴。我的眼皮沉重了。我们作为城里人向往山水自然去寻求自己的诗情画意,可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庄稼汉守着大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看惯了大山的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一生守着茫茫孤寂的大山,城市是否是他们心中的向往?我的心有些矫情起来,怀疑他们不是日常的生活状态,这种远离真实的想法让我很快地否定了自己。或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已根植在他们灵魂深处,成为了他们苦苦坚守大山的理由。

天空纯净明亮,走进賨人谷森林公园,错落有致的马尾松超越了我审美的极限。绿荫华盖,一棵棵高大挺拔的身躯站在賨人谷崇山之巅,简单粗粝,孤寂静美。虽说是一片人工林,看上去却有随意自然、天地合一的气魄。它们彼此相守相望、各自为伍,至始至终保持着自己的形象,都有沉静稳重内敛的修为,让人看了觉得万物都和天地与自然共生。

我愿呆在这里更久,更久,听风荡起的松涛声声,在林中与松树对话,看阳光洒在林间狂野的醉意,在心头蕴酿一首不定型的诗。可二哥打电话催我回去了,我急急不舍地回头张望,如被勾了魂一般,来得大匆忙,还没来得及解读马尾松真实的内涵,便被时间催得匆匆往回赶。也许,某月某日,我还会来这里,带着我那强烈的好奇心,来欣赏马尾松怒放的生命。



作者简介

图片

蒋小林,大竹乌木镇人,爱好文学,作品见《华西都市报》《龙门阵》《南叶》《散文选刊》《散文百家》长篇小说《卢家沟的春天》2020年被四川省作家协会“万千百十”文学扶贫列为重点扶持签约作品,2022年,长篇小说《卢家沟的春天》公开出版发行。有电视文学剧本被重庆电视台《生活麻辣烫》栏目组摄制全国卫视播放,与人合著长篇小说《神魔情缘》《竹韵幽长》签约纵横中文网。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