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子祥:故土情深

发布日期:2023-02-09 15:29:12 16353

我的太祖父和故乡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

太祖父太祖母,祖父他们六兄妹,还有一个高龄的高祖母,一家九口人,全靠故乡的土地来填饱肚子。自家的土地有限,太祖父打着赤脚或穿着草鞋,高山去开土,平地去开田。这里一小块,那里一小点,勤劳的太祖父将零散的荒地都利用起来。除草,将草晒干烧成灰,施肥,再种上粮食或蔬菜……一块块荒地,在太祖父的辛勤耕耘下,成为了家里的一个个小粮仓,成为了一大家子人生活的希望和保证。在那个艰苦年代,地里种植得最多的要数红薯和玉米,因为这两样不仅能填肚子,而且只需蒸熟,不费油盐。对于土地里长出的红薯和玉米,太祖父热爱了一辈子,哪怕后来日子越来越好。是故乡的土地护佑了太祖父,是故乡土地里的五谷杂粮给了太祖父健康。太祖父和太祖母五代同堂,人间高寿。

祖父退伍返乡,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教育工作以后,也开始在家乡耕耘属于他的土地。哪块地种哪样菜,祖父总是将菜园划分得井然有序。祖父每天都要到地里去查看他种的粮食和蔬菜,把杂草扯得干干净净,把田坎修理得整整齐齐。如今,祖父84岁了,身体依旧硬朗,打理土地是他每日的必修课。我问祖父长寿的秘诀,祖父淡淡回了一句:多劳作,吃杂粮。

故乡土,哺育了人丁,也陶冶了老辈人的心性,形成了他们纯朴善良的性格。在我的故乡,大堂屋里的神龛分为上下两坛:上坛用来供奉历代祖先,下坛则是专门用来供奉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以及他们的侍卫招财童子、进宝郎君的。下坛中央端端正正地写着六个大字:福德正神之位。下坛两边的对联“土生千般无价宝,地产万物有道财;白发兴隆添福祉,红颜瑞庆降祯祥”,都是祖祖辈辈对土地的赞美和期盼。

据说夏至这天是土地公公的诞辰。过去,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剪一些土地公公专用的大钱放在自家的土地里,准备好饭好菜在神龛前祭祀土地神。靠土地吃饭,老辈人将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土地里。在土地里,老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形成了老辈人对土地自然以及神圣万灵的敬畏之情、感恩之情。老辈人身上还有许多难得的品质,譬如勤奋、低调、常乐,我想,这些都是土地的赠予。他们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爱得入骨,脚下的土地也赐予他们粮食收成。老辈人和土地,早已血浓于水,早已连为一体,不可分割。

守护了土地一辈子,一辈子不曾离开土地。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思想也在老辈人心中烙下了深印。太祖父晚年几乎看过了故乡所有的土地,想要为自己百年之后寻一个好归宿。最终,太祖父为自己选了青龙山上的一块土。这是别人家的,为了满足太祖父的愿望,祖父寻人说好话,不惜用自己最好的土地去交换。祖父也总是嘱咐我,何处土地颜色金黄,何处土地朝堂最远,以后他想长眠在那里。

故乡土,哺育了故乡人。故乡土,长眠着我的祖先。故乡人,对土地依恋,对土地敬畏,对土地爱得深沉。

□苏子祥(西南林业大学2022级)


一键分享